南极乡人民政府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宁国市南极乡人民政府>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索引号: 11341702764753563W/202205-00090 组配分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发布机构: 南极乡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南极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文号:
生成日期: 2022-05-09 发布日期: 2022-05-09 11:02
南极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发布时间:2022-05-09 11:02 来源:南极乡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南极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及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宣城市委四届十二次全会和宁国市委十四届十五次全会精神,深入分析大局大势,紧密结合南极实际,根据《中共宁国市委关于制定宁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主要明确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全乡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对于我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和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市委“1366”总体思路,紧紧围绕“特色农旅生态乡”建设目标,圆满实现建设“富裕、绿色、幸福”魅力新南极具有极其重要战略意义。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1.发展基础。“十三五”以来,全乡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紧围绕“特色农旅生态乡”建设目标,坚持以“转型转变、增收致富、人民幸福”为工作主线,主导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森林生态资源保护初见成效,美丽乡村建设成效突出,乡村旅游稳步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喜人,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一是经济实力稳步提升。2020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53.6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000万元;完成财政收入533.59万元,其中总部税源及交通运输业税收为359.71万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出全市平均水平。二是创新创造不断发力。坚持一业为主、多业并举,加快促进山核桃产业转型升级。紧扣山核桃的消费需求和发展趋势,积极引导山核桃种植户、加工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依托“互联网+”,提高山核桃产品科技含量。在山核桃主产区建成增雨烟炉3个,实施大坞林场、梅村十亩7500亩山核桃、香榧经济林高山节水灌溉项目。全国首条山核桃林地单轨运输机在小坞示范区建成运营。南极乡荣获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荣誉称号,梅村村荣获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荣誉称号三是乡村旅游创新创优。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坚持规划引领,编制完成南极乡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宁国山核桃风情小镇概念规划,着力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加强宣传推广,完成并推广旅游宣传片《江南牡丹故里禅境石韵胜地》,开通印象南极微信公众号,通过互联网+农业模式不断加大牡丹园、黄桃园和南极漂流的宣传和营销,印制《南极旅游招商手册》继续加大新型农业主体培育力度,注册家庭农场114家,现有宣城市级示范家庭农场6家,宁国市级示范家庭农场3家。四是生态环境更加改善。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强力推进“七大整治”,开展病虫害防治、巡河禁渔、水源地保护等工作。仅2020年就完成山核桃退化林修复9000亩规划设计,省级森林抚育示范片1个(南极村水坑坞);完成省级森林抚育40000亩的规划设计;补充和完善18957.8亩的天然林停发协议书,通过生态红线划定和资金补偿效益,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的功效。五是文明创建持续提升。南极乡、南极村荣获第九届宣城市文明村镇。全乡紧紧围绕精神文明创建的总体要求,通过实施创城决战决胜行动,强化组织领导、调度推进、氛围营造、经费保障、考评奖惩等,多措并举,全面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和移风易俗活动,将“四倡四树”纳入村规民约,组织全体乡村干部集中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进一步革除陈规陋习,遏制婚丧嫁娶中的不良风气,力争全乡文明创建水平得到新提升。六是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完成永宁村2016年度省级中心村建设和集镇建成区整治工作,梅村村、龙川村、南极村2017年度市、县、乡三级中心村建设,南极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三大革命、三大行动、五清一改等工作为抓手,乡村两级公益性生态公墓建成并投入使用,依法依规督促南极砂场实施永久性关闭,乱采乱挖等得到有效遏制;有序推进东马线沿线村庄整治开展“三线四边”植绿补绿,在东马线沿线新栽绿化苗木3000余株,滨河长廊新增绿地4000余平方米;全面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每个村都建立1-2个垃圾分类示范点;全面推行“河长制”,建立乡、村两级河长体系,实现全乡河道包保全覆盖,全乡范围内开展禁渔、护渔和鱼苗增殖放流活动七是民生福祉持续增强。坚持以人为本、增进福祉,着力在民生事业精益求精上下功夫。扎实推进各项民生工程,城乡低保等各类民生资金及时发放到位,各类政策性保险做到应保尽保。投资40余万元启动并完成黄毛坞农村饮水工程,解决了3个村民组近400人口的饮水问题。完成农村非卫生厕所改建302户,50户农户顺利通过农村危房改造并验收。完成31.63公里农村道路建设。全面组织实施扶贫开发,完成全乡农村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工作,确定重点扶贫帮扶户2户。有力应对“利奇马”台风冲击,全力做好灾后重建,完成龙川、永宁2个安置区项目建设。交通设施投入资金约4400万元。灾毁8条道路和10座桥梁完成施工并通车,扩面延伸工程20.43公里全面完工。对多条河道开展清淤疏浚工作,完成清淤总量约50万吨。完成23个水利项目和28个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新冠疫情防控扎实有力,持续认真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实行---四级网络包保责任制。累计发动防疫志愿者超500人次,其中党员干部超200人次。由志愿者自发组建劝返点10余处,共摸排省外返乡人员862人,安排隔离317人次。通过全乡上下共同努力,疫情防控期间实现零感染八是社会治理成效显著。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在全乡范围内打造全覆盖,深入开展“零命案乡镇(街道)”“零发案村(社区)”创建活动。2020年排查矛盾纠纷54起,均调解成功,调解成功率100%,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九是从严治党纵深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巩固深化,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无论是面对2019年“利奇马”台风,还是在2020年防期间乡党员干部持续发扬了救灾精神2019年南极乡荣获“宁国市抗灾救灾先进党组织”。

2.面临形势。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带来巨大变量。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发展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省努力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在加快建设美好安徽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一是国家大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推动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我省加快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我市处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政策叠加区,有利于南极进一步发挥产业基础优势、自然生态优势,为我乡加快形成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广阔天地。二是“十三五”期间我乡一批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类项目相继建设或建成,文化旅游、休闲养生、现代农业等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为我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根据安徽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布局规划,县道X056提升为省道S467,穿乡而过,与浙江省道汤苦公路相连,作为通往浙江临安区的要道。“十四五”期间,宣绩高铁、宁安高速宁国段等一批重大交通工程相继建成完工,有利于南极进一步用好毗邻浙江的区位优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同时也要看到,我乡与沪苏浙一些先发乡镇差距较大,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十四五”时期仍面临一些压力和挑战。经济总量不够大,产业结构不够优,转型升级不够快,大项目、好项目较为缺乏发展存在一定局限性;民生保障短板依然存在,灾后重建工作任重道远,就业、教育、健康、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还存在一定距离;乡镇发展能级需要加强,综合服务功能还需完善。“十四五”期间全乡上下要紧紧围绕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工作要求,坚持党建为引领,以“党建+为着力点,强化担当意识、忧患意识,坚持以民为本,突出问题导向,实干苦干加巧干,以新作风应对新形势,用新作为迎接新挑战奋力交出“两个更大”南极高分答卷。

3.到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展望二〇三五年,我乡基本实现现代化,经济实力、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特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较2020年翻一番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乡一体化基本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面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趋于均衡,生态环境品质进一步提升,平安南极建设达到新水平,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人民生活谱写新篇章,全乡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4.“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市委“1366”总体思路,紧紧围绕“特色农旅生态乡”建设目标,以党建为引领,以“党建+”为着力点,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坚持不懈的组织乡村干部学好中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群众中长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提升干部队伍活力,扬社会正能量,提升党在群众中光辉伟大的形象。聚焦新目标、聚力新作为,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全乡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环境更加优美、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富裕、绿色、幸福”的魅力新南极开好局、起好步。

5.“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遵循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全改革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聚焦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的民生实事,精准发力、久久为功,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新为第一动力,既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把握新发展理念,又要立足具体领域扎实推进实践创新,持续推进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产业创新升级,提升产品竞争力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抢抓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把握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政策叠加区机遇,着力破除制约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南极新征程注入不竭动力。

6.“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瞄准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经过五年不懈奋斗,到2025年,综合实力、经济结构、改革开放、生态环境、人民生活、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全力以赴推进“富裕、绿色、幸福”魅力南极建设取得跨越性进展

——综合实力全面提升。经济增速、经济量在全市争先进位。山核桃产业加快转型、乡村振兴推进落实、乡村旅游提速提效、社会治理创新创优、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打造宣城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农业特色乡镇。

——创新驱动全面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改革等取得新的突破。在生态经济、文化先导和特色产业等方面探索出更多新思路、新模式、新机制。

——生态环境全面领先。牢牢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环境质量底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成功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和省级森林城镇,森林覆盖率达85%,建设生态文明的农业休闲集镇,打造美丽中国“特色农旅生态乡”。

——民生福祉全面增强农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经济增速,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实现更加充分高质量就业,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代化达到皖东南地区乡镇平均水平。

——社会治理全面提升。持续深化平安南极建设,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社会治理领域广泛应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显著增强

三、提质提效兴产业,打造皖东南高质量发展乡镇排头兵

山核桃产业是南极乡的主导产业,在促进乡村振兴、带动林农增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按照《宁国市山核桃产业振兴五年行动方案》的要求,加快推进山核桃产业转型升级。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制定山核桃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机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在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对山核桃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加快山核桃科技示范户培育和示范基地建设,鼓励支持推动山核桃托管经营,让林农自发更新经营理念,转变生产方式。

7.调整产业发展思路,坚持生态优先。发展山核桃林下经济,推广红花草、宁前胡、覆盆子、黄精和白芨种植、复绿、还草等,实现立体多元化种植。继续鼓励林农采取自然落果方式采收,鼓励整组推进山核桃自然落果张网采收,引导林农改变传统经营方式。积极引导林农对成片死亡的山核桃林地进行轮作休耕或改种香榧等其他林木积极寻求与科研院所合作,共同探索山核桃林地土壤改良新方式方法。

8.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先进技术加快推进高山节水灌溉及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建设,推广应用农林抗旱保水剂和水肥一体化及喷灌、滴灌、微灌等农业节水技术。鼓励林农加大投入,推进林间作业道路建设。引导林农山上脱蒲,还蒲于山,严禁在道路两边及沿河两岸进行大规模集中脱蒲。在市级部门的指导下,培育具有绿色发展理念、掌握绿色生产技能的专业人才和爱林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林农。严禁使用除草剂,加快物理防虫灭虫、病虫害飞防等先进技术推广应用。

9.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山核桃特色小镇以宁国山核桃风情小镇概念规划为引领,充分利用电商、互联网+等新兴手段,扩大丰富山核桃销售体系,支持鼓励现有山核桃加工企业扩大生产、争创品牌按照“核桃小镇,休闲南极”的目标,“山核桃+”模式,深入挖掘山核桃文化,“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安徽省电商示范镇”等荣誉为契机,发展以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为内涵的乡村旅游,打造“特色产业+特色旅游”的双驱动复合小镇,进一步延伸山核桃产业链条。

10.聚焦招商引资,切实增强发展新动力贯彻落实全市招商引资暨“十四五”规划编制专题会议精神,以总部经济招商为突破口,强化产业链招商和以商招商创新开展招商工作,领导班子成员及五大平台负责人轮流带头走出去接待客商、带头走上去对接项目对招商引资工作成绩突出的干部,重用激励、树立导向。认真做好南极乡“十四五”16个谋划项目,以项目落地为根本,实现“高质量发展、全域旅游、生态环境”大突破。

四、同心同德促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按照“二十字”方针要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持续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11.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安全放心、高品高效、休闲观光农业,促进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全力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粮食病虫害等防灾减灾,加大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依托南极特有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牡丹和黄桃等有机种植、采摘体验、休闲观光等田园综合体,积极打造南极“周末经济带”,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园、家庭农场,发展产业特色村(镇),打造“一村一品”升级版。

12.实施新时代村建设行动。强化乡村建设规划引领,完善乡村规划体系,实现村庄规划管理全覆盖,提高乡村规划设计水平。积极争取上级扶持村集体经济专项资金,加大内部挖潜力度,引导集体经济薄弱”采取抱团取暖、资源增收等多种途径,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支持农民自主创业,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村青年创业者等为重点对象,依托“安徽省电商示范乡镇”荣誉称号,积极开展电商培训,引导通过自建平台发展农产品线上线下协同运营,让本土农产品走出南极、走出安徽。以提升人居环境为重点,实施“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推进5个村不同层级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进龙川、南极、梅村三个村高标准省级美好乡村建设。继续实施农村用水保障工程,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配合做好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深化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三大行动”“七大整治”,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着力提升村容村貌。

13.深化农业农村各项改革。坚持党政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协同,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各类经济、社会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的培养、配备、管理、使用。全面推进职业农民建设,打造一批“土专家”、种养能手、经营能手和致富带头人。坚持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村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落实,巩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成果,引导开展土地股份合作,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股权管理系统,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扎实推进农村房地一体使用权登记颁证,积极开展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有序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持续推进农民增收。

五、护山护水保生态,打造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南极样本

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坚持“两山”理论,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完善生态文明统筹协调机制,积极参与长三角绿色生态屏障建设,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打造“特色农旅生态乡”南极样本

14.夯实生态环境本底深入落实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规划与安徽省主体功能区划要求,强化生态空间管控,着力形成“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严守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作为区域资源开发、产业布局、结构调整、乡村建设和重大项目选址等重要依据。实施山区水土流失重点区生态修复,强化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实施强基护绿、提质增绿、高效管绿、全面用绿、改革活绿等林业发展示范工程。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85%以上,林地总面积维持在1.17万公顷左右。

15.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持续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坚决执行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问题整改。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防范环境风险,严格落实南极岸线保护工作,强化工业污水和山核桃蒲污水入河排污管理。继续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重点行业企业土壤调查,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加大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和安全处置,促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六、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产业,推动文化旅游传承创新发展

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深入挖掘南极历史文化资源,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展示“富裕、绿色、幸福”魅力南极时代风采,着力打造新时代特色文化旅游乡镇

16.继续提速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推进南极生态休闲农业旅游体验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宁昌古道、周吉峡谷等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魅力南极”官方微信“印象南极公众号等多种媒介加强南极旅游宣传营销和形象推广。推动宁国市南极乡老青山龙门峡谷旅游开发项目建设进度,力争项目按季度节点计划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意向性项目、在谈项目进程,全力推进新签约项目安徽炫弘数控科技有限公司智能洗车设备项目、安徽南极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冷藏保鲜库及其他农业附属设施建设项目尽快落地建成

17.推动旅游产品提质增效充分发挥人文、生态等特色旅游资源优势,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小三线”资源,以及中医药资源,开发红色旅游、怀旧旅游、康养旅游等产品,加大对南杨狮小三线、龙川冯家塔红色文化基地的宣传力度,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业发展中,树立用文化促项目,用故事说旅游的理念保护好历史文化传统村落,同时加大古树名木保护力度,留存更多历史见证,传承乡村文脉。进一步加强网红旅游产品策划,不断打造市场热点,逐步形成以传统景区旅游为基础,以新业态及网红产品为动能,结构合理、亮点纷呈、充满活力的旅游产品供给体系,着力打造新时代“特色农旅生态乡”

七、不断增强民生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让广大人民群众最大程度共享发展成果。

18.切实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全面实施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扩大政策支持覆盖范围,努力稳住就业基本盘。扶持自主择业就业,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建立技能培训与产业发展、市场需求、高质量就业协调发展机制,有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转岗、岗前培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拓宽农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积极开展“南极无欠薪”行动,全力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

19.推进社会事业均衡发展。坚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兜底线、谋福利、优服务、促治理”工作主线,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完善并积极运行乡残疾人之家和5个村残疾人工作站工作全面运行全国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系统,确保补贴及时发放加强和改进社会救助工作,及时发放城乡低保、特困,城乡居民小额临时救助等民生资金实现各项社会救助保障标准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提高社会救助工作的规范化和精确化管理水平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保护工作,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救助中心建设工作普及学前教育,建立健全幼儿园和小学双向衔接机制,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坚持中西医并重,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提升中医药“治未病”水平,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强老年人康养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老年人医疗、康复、护理、家庭病床、巡诊等服务,继续开展农村老年人联系人登记、农村特殊老年群体探视走访、农村老年人赡养协议签订三项工作,完成养老服务“三级中心”建设。

20.持续抓好社会稳定。强化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不断增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科学性。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和“黄赌毒”等违法犯罪行为。严密防范、坚决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加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深入开展反邪教斗争,持续推进无邪教创建示范工程活动加强对非法宗教活动综合治理。提升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努力建设平安南极示范

八、强化规划实施保障,奋力实现规划目标任务

为更好发挥本规划对南极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约束作用,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确保把规划蓝图变成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效,必须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基础上,进一步做好统一规划体系、保障规划落地、完善规划实施机制等工作。

21.坚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领导经济社会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十四五”规划实施提供坚强组织保障。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和意识形态责任制,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好干部标准严格落实省委“六选六不选”要求,深入推进“三案”精准管理,增强乡村领导班子和干部“八项本领”建设,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22.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宣城市委、宁国市委全会部署,建立健全“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形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各村各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制定规划涉及本村本部门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实施时间表和路线图。规划实施情况纳入各村各部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探索实行规划实施考核结果与被考核责任主体绩效相挂钩。加强规划编制、实施、监督考核全过程的舆论宣传,确保“十四五”发展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十四五”规划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行动纲领,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意义重大,使命光荣。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承载新梦想,全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市委的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团结一心、顽强拼搏,为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绘就“富裕、绿色、幸福”魅力南极新蓝图而努力奋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