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人社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宁国市人社局>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70255631526X5/202202-00007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宁国市人社局 主题分类: 劳动、人事、监察
名称: 宁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文号:
生成日期: 2022-02-07 发布日期: 2022-02-07
宁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2-02-07 17:28 来源:宁国市人社局 浏览次数: 字体:[]

一、获得荣誉

2021年我市荣获安徽省B类县(市)创业就业绩效考核第七名的优异成绩,我局荣获宣城市人社系统“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宣城市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A级等荣誉、宁国市“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文明创建先进单位”、“征收征迁协保工作先进单位”“提案办理先进单位”等荣誉。

二、2021年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开展情况

(一)就业创业保持良好态势。全年城镇新增就业9805人,完成率138.10%;失业人员再就业1989人,完成率142.07%;就业援助对象再就业406人,完成率116%;城镇登记失业率1.97%;完成就业见习任务数185人,完成率123.33%;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帮扶564人,完成率99.65%;公益性岗位开发315个,实际在岗158人,完成率10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474元,排名宣城市第一(四季度未反馈)。兑现高校毕业生见习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基层特岗补贴合计727.81万元(公益性岗位、基层特岗补贴4季度尚在核算中)。一是全力做好企业用工服务。打好政策“组合拳”,印发了《关于鼓励务工人员在宁就业奖励暂行办法》,贯彻落实“三津英才”等各类政策。开展保障企业用工八大行动计划,完强化“人社服务专员”队伍建设,开展3场136家企业的人社惠企政策宣讲会;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开展“送政策进企业”,提供“一企一策”服务,最大限度的服务企业用工,帮助企业解决用工2876人。二是全面拓展人力资源市场。实施宁国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信息化建设,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常态化开展“2+N”招聘会,全年共组织139场招聘会,创新开展人才夜市招聘会和“人社局长帮你找工作”线上直播招聘会,其中局长带岗直播间点击量达2.96万人次。积极巩固完善省外人力资源引进渠道。全年引进外来务工人员3178人。组织企业参加“第八届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秋季)巡回招聘会”,组织15家企业赴宣城、马鞍山等高校参加秋季校园招聘会活动,企业与毕业生达成意向123人,与安徽工业大学进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三是主动帮扶失业群体就业创业。加强和优化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探索建设充分就业社区,结合“三公里”就业圈构想,开展针对性的就业帮扶。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创业者自主选择”的原则,充分发挥就业信息网络作用,依托全市各级劳动、人事和工会组织等,鼓励创业成功人士宣讲等多种形式,加大创业带动就业的宣传力度。全年完成创业培训任务数670人,完成率101.51%;其中在当年创业的117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818万,完成率113.6%,财政贴息400余万元。四是扎实开展技能培训工作。深入宣传和落实支持技工大省建设系列政策,认真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支持企业开展新录用人员岗前培训、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以工代训,引导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等参加免费就业技能培训;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支持宁国市公共就业实训基地建设。今年以来,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培训任务数2600人,完成数2854人,完成率109.8%;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任务数7750人,完成数8752人,完成率112.9%,全年累计开展职业技能提升专项行动拟给予资金补贴1023.6万元。

(二)社会保险体系不断完善。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分别达14.83万人、7.21万人、6.95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0.04万人,机关事业单位1.29万人,分别完成目标任务98.4%、116.29%、109.13%、101.93%、102.5%。基金总收入20.57亿元、基金总支出19.69亿元、滚存结余0.44亿元。一是推进社保政策落实。大力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全面实施,多措并举、扎实推进用人单位参保,要求做到全员参保、全险种统一参保,努力构建惠及面更广的社会保障体系。截至2021年12月,参保单位共计3048家。通过“免报直发”等方式,为全市1688家中小微企业发放就业风险储备金574万元;为1428家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664.16万元。二是规范社保待遇发放。规范发放各类社保资金,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安全生产预防工伤事故实施方案》,加大对工伤保险事故的预防工作力度。每月开展与公安、民政等部门提供的数据以及各险种之间数据的比对工作,加大对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人员和遗属资格的认证工作,坚持把强化社保稽核和基金监管作为规范提升社保经办工作的有效抓手,全年累计追缴135人,入库117.76万元;三是困难帮扶保障兜底。实施阶段性失业补助金政策,核发失业补助金6310人次63.1万元;全年为4838名特殊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费96.76万元,每月发放待遇共计108.42万元;发放6936名到龄享受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待遇1929.79万元;发放3602名七个“老字号”代发生活补助923.93万元。四是推动社保信息化工作。人社网络覆盖全市19个乡镇(街道)、120个村(社区),建成社保卡合作银行“一站式”服务网点21个,深入推进社保卡场景应用,提高社保卡发放率,实现社保卡一卡多用、一卡通用目标。积极推广“皖事通APP”认证工作,建立更加便捷的社会保险转移接续机制,有序推进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力争实现社会保险经办长三角一体化。

(三)人才强市战略深入推进。我市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技型、技能型人才队伍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日益凸显。一是做好人事管理服务工作。完成事业单位168人公开招聘及三支一扶人员招募(10人)及安置(7人)工作,配合组织部完成市直事业单位公开选聘人员工作;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及聘用工作,共聘用高级90人,中级152人,初级50人,级别内等级变动聘用150人;全年完成57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交流调配;有序开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二是做好工资福利发放工作。落实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行乡镇工作补贴,核定法院、检察院绩效考核奖金总量,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稳妥推进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核定分配,保障教师工资收入水平,进一步深化卫健系统薪酬制度改革工作,完成各类工资统计分析工作,确保我市干部职工工资福利待遇及时足额兑现。三是积极开展人才引进服务工作。以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队伍为切入点,按照“全方位服务”的工作理念,深入企业开展人才引进相关政策宣传,组织企业开展校园招聘,积极为各类引进人才提供档案代管、人才公寓入驻资格审核等服务,人才公寓累计入驻124人,按时兑现引进人才生活补贴、安家补贴等补贴116.8万元。组织开展宣城市民营企业破格评审工程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工作,落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申报及省级评估工作,完成工程、农业、教育初级及民营破格工程中级5376位专技人员的信息采集与上报。畅通高技能人才与专技人才职称评审通道,促进两类人才深度融合。四是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队伍。支持企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积极开展“名师带高徒”、企业职工参加高技能人才培训研修;扩大技工学校招生规模,系统培养新技工;组织参加宁国市五大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宣城市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皖厨宣味.徽菜名城”首届烹饪技能大赛,弘扬工匠精神,营造崇尚技能良好氛围。新增高技能人才2148人,完成率126.35%;新增技能人才任务2640人,完成11118人,完成率421.14%,取得初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任务数655人,完成716人,完成率109.31%;取得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任务数863人,完成1280人,完成率148.32%。

(四)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保持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一是加强劳动关系治理能力建设。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示范企业创建和金牌调解组织培育,司尔特公司、中鼎精密公司等十四家企业分获安徽省及宣城市和谐劳动关系示范企业表彰,德特威勒公司劳动争议调委会确立为省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加强劳动用工指导服务,建立青年仲裁员志愿者联系企业机制,开展“规范企业用工帮帮团”系列活动,全年服务企业200余家。积极宣传落实最低工资调整政策,全面完成102家企业薪酬数据调查。完善劳动人事仲裁多元处理机制,建立劳动争议法律援助协作机制。积极稳妥化解劳资纠纷,全年立案253件,结案245件,其中调解结案185件,调解撤诉结案35件,裁决25件;调解中心案外调解42件。全年调解成功率超75%,按期结案率94%,为劳动者维护合法权益1150余万元。二是加强劳动监察执法力度。积极开展专项执法检查,联合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人力资源市场清理整顿、建筑施工项目劳动用工执法专项检查;扎实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积极宣传《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严格落实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制度,累计收取151个项目农民工工资保证金 3879.62万元(含保函)。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受理欠薪举报投诉件496件,完成处理474件,为1100余名劳动者追讨工资近1400余万元,其中市长热线转办138件完成处理138件、国务院根治欠薪平台转办77件完成处理75件、省市转办事项7件全部完成办理。同时,以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立案1件,刑事拘留1人,取保候审1人。三是做好企业职工退休核批工作。进一步规范审批流程,强化会审环节,落实公示制度。全年共审核到龄退休人员档案1855人,其中,企业退休835人,灵活就业人员退休863人,被征地人员退休59人,特殊工种退休63人,因病提前退休或退职34人。四是做好工伤认定工作。建立与法律顾问、法院、公安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受理工伤认定申请1379件,报送劳动能力鉴定申请600人;完成工伤认定1212件;完成行政诉讼6件。五是抓好依法行政工作。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办结了37起自收和转办的信访案件。对18家劳务派遣企业开展督查,依法批准审批7家实行不定时工作制,涉及18岗位165人。批准8家企业许可经营、1家企业延续经营、注销3家劳务派遣公司。

(五)党建引领推动人社发展。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通过抓党建强业务、抓党建优服务、抓党建惠民生,实现党建引领,凝聚力量,推动人社事业持续发展。一是强化理论学习,坚持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党史、悟思想、强能力”为主题,创新学习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借助“互联网+”快捷、方便、实时、互动的优势,助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学习氛围,进一步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持以考代练、以练促学、以学提能,不断提升人社干部队伍的党性修养。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改进机关作风。严格履行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推动管党治党责任全面覆盖、层层传导。扎实开展深化“三个以案”专题警示教育活动和“回头看”活动,以身边发生的人社系统典型案件为反面教材,开展集中学习研讨,自我剖析,查找问题,引以为戒,汲取教训,全面加强作风建设。三是大力开展各类创建活动。持续推进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着力增强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坚持以党建带群建,以党建促工作,引导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打造自身建设强、群众工作强“双强”型党组织;积极开展服务提质增效、文明创建、困难户大走访、基层大调研等活动30余次。四是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结合人社系统的工作实际,大力开展“人社服务专员”、“练兵比武”、“人社服务快办行动”等活动,提升人社服务质量。累计开展内控检查、窗口作风督查等活动4次,赴联系村、社区开展文明共建、慰问帮扶活动30次,赴企业开展政策宣传、扫黑除恶线索摸排40次,进一步树立人社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五是做好全市重点中心工作。全力以赴开展疫情防控。常态化做好人社大楼及人力资源市场的疫情防控工作,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竭尽全力助力文明城市复检。严格落实全市迎检工作部署,圆满完成网上材料申报、共建小区包保任务,为文明城市复检贡献人社力量;精心谋划招商引资及项目工作。不断充实招商部门力量,加强全体干部职工业务培训,积极做好信息收集、项目谋划等基础工作,全年报送有效信息2条,新签约项目1个,招商任务基本完成;高效完成征收征迁任务。选派组织精干力量,超前谋划西津片区、南山片区开展高铁项目征收征迁协保工作,高效完成2021年度征收征迁协保工作任务。

三、经验总结、创新做法

2021年,我们坚持立足实际,主动进行探索创新,力争人社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一是优化企业职工退休审批流程,以往企业职工办理退休手续需要窗口办理,为此,我们积极探索,对于到龄退休人员,通过短信提示、电话告知、邮寄送达等方式,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一步到位的便捷服务,实现城镇职工养老待遇“零跑直享”。二是加强社保基金风险防控,加强社会保险稽核队伍建设,对各类人员参加社会保险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对社保基金实行全面的内控监管,以零容忍态度打击社会保险欺诈骗保,实现源头管理和精确管理,为全民参保和实现社会保险公平正义提供基础支持。三是推进就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当前我局正在实施宁国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信息化建设,该平台以线下服务、线上服务、移动端应用、自助服务等渠道为手段,以微信等第三方服务为补充,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 “互联网+就业服务”模式,从被动式服务向主动式服务转变,提升人社大数据决策与监管服务能力。

过去的一年虽然人社工作进展良好,但是面临的问题十分复杂多变。一是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招工难和就业难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企业普工和技能型工人短缺。二是社会转型、历史遗留问题与社保政策配套衔接而引发的多种社会保障矛盾日益显现,工伤保险基金收不抵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吸引力不强。三是县域经济发展环境、人才政策与苏浙沪等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人才总量不足,留才机制不活。四是新生力量的维权意识逐步增强,建筑领域拖欠工资时有发生,劳资矛盾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易发频发。五是资源信息系统不能共享,各行业政策、证明材料、办理流程相互形成壁垒,“互联网+人社”发展有待进一步融合。

四、2022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计划

(一)强化党建引领优势,凝聚新力量。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通过创新学习方式,丰富学习内容,瞄准服务群众目标,推动党员干部在“学思践悟”上下功夫。通过抓党建强业务、抓党建优服务、抓党建惠民生,实现党建引领,凝聚力量,推动人社事业持续发展。

(二)优化就业创业服务,推进新成效。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推进就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和“2+N”招聘活动。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实施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等特殊群体的创业培训和就业工作,深入企业开展“四送一服”活动,抓好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加大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三)压实任务抓好考核,开创新局面。落实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政策、调整社保缴费基数。重点推进社保扩面征缴“全民参保计划”,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工作,推进工程建设领域参加工伤保险;加强预防工伤宣传,深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计发办法。落实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政策。进一步完善社保基金稽核和监管机制,确保社保基金的安全和稳定。

(四)坚持强化人才引领,探索新改革。着力加强考试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完成人事招录和选调工作。重点做好事业单位管理岗职员等级晋升工作。贯彻落实职称制度改革,加大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破格评审工作力度。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和监管,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调整机制、县以下机关事业单位高校毕业生高定工资待遇有关政策。不断健全人才服务政策,赴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校企合作,引进高层次人才。

(五)维护劳资合法权益,取得新突破。严格落实行业监管和属地责任,紧盯建设领域工程项目欠薪行为,严厉打击恶意欠薪和欠薪逃匿等违法行为。加强基层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推进集体协商、劳动用工备案工作。完善养老保险退休审批会审、公示程序和重大疑难工伤认定案件与法律顾问、法院、公安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加大信访维稳工作协调力度。

Baidu
map